三歲前自己吃飯和家長喂飯的孩子,長大之后,身高智商差距大
孩子在10個月左右對自己吃飯這個動作會非常地感興趣,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自己吃飯那是瞎胡鬧。因為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一邊吃一邊玩,弄得滿臉滿身都是飯和菜,全身油膩膩的,衣服都不好洗。
而且孩子自己吃也很難吃得飽,所以家長們就會給孩子喂飯。
到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學會走路想自己吃飯,家長還是下意識地不放心,經常在小區(qū)里面看到有兩歲多甚至三歲的孩子,已經會到處跑了,但是奶奶還在后面追著喂飯,寶寶吃一口再吃一口!
這些孩子去到幼兒園也是老師頭疼的人物,已經三歲多了,大家都會自己吃飯了,但是因為從小在家里面喂飯,這樣的孩子上到幼兒園也不會自己吃飯,還要老師喂。
而聰明的家長卻會把吃飯的自主權還給孩子,到孩子10個多月喜歡自己吃飯,家長就會做一些小面條,胡蘿卜條,小餅干,讓孩子抓到手里面自己吃。
慢慢地大了,孩子一歲多可以拿勺子的時候,就讓孩子自己拿著勺子吃,雖然臟一點,但是孩子吃得很開心,而且孩子對吃飯這件事情很感興趣,到了孩子兩歲多的時候,就能非常自如地拿著勺子吃飯了。
這樣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也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,因為他能自己吃飯,自己上廁所!
表面上看,孩子在三歲之前是自己吃飯的,自理能力強了一些。而如果是家長喂飯的話,那么自理能力比較弱,去了幼兒園適應比較慢。
但事實上,這些孩子長大之后還會有更明顯的區(qū)別,最主要的區(qū)別是在孩子的身高和智商上面。
從小自己吃飯和家長喂飯的孩子,長大之后身高差距比較大,父母快停手
孩子的身高70%跟遺傳有關,另外的跟營養(yǎng)睡眠運動都大有關系。
一對雙胞胎,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,奶奶帶的三歲之前全靠喂飯,媽媽帶的一歲之后就自己吃飯。
慢慢地長大,他們的身高會有很大的差距,奶奶帶的孩子一般會更矮一些,媽媽帶的孩子會更高一些,為什么呢?
孩子從小自己吃飯,對吃飯這件事情會覺得更有意思,更感興趣,這樣的孩子吃飯起來不容易挑食,不容易厭食。
而我們孩子一歲以后主要的營養(yǎng)就來源于飯菜,孩子吃飯吃菜吃得飽自然營養(yǎng)就均衡,孩子的營養(yǎng)均衡,在身高發(fā)育關鍵期就能促進身高的增長。
從小都靠奶奶追著喂飯的孩子,對吃飯這件事情會比較厭倦,會挑食厭食,要不然就是被奶奶塞得胃里面滿滿的,容易積食,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營養(yǎng)的吸收,都會讓孩子身高增長受到壓制。
所以從小讓孩子吃飯更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長。
從小自己吃飯和奶奶喂飯,上學之后,孩子的智商差距明顯
孩子小的時候,吃飯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精細動作的鍛煉方法,孩子用手來舀飯,這需要手的靈活度,把勺子里面的飯送到嘴巴里面,也是需要手的靈活度,手部越靈活,孩子的大腦得到的刺激越多,大腦會更聰明。
加上孩子自己吃飯不挑食,營養(yǎng)均衡,不容易出現(xiàn)缺鐵的情況,孩子小的時候不缺乏鐵,記憶力和智商得分會更高。
從小奶奶喂飯,孩子的手部沒有得到及時的鍛煉,錯失了大腦刺激的好方法好時機,加上孩子可能會挑食厭食,導致出現(xiàn)缺鐵。
孩子在小的時候缺鐵對大腦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,孩子到了成年之后他的智商得分也會更低一些。
而且孩子缺鐵專注力會變得很差,到了孩子上小學的時候,上課沒有辦法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課,就很難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,學習成績自然也不好。
所以從小自己吃飯的孩子會更加聰明,而從小有奶奶喂飯的孩子智商可能會弱一些。
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的區(qū)別之外,從小自己吃飯的孩子,還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飲食的量,不會過量的飲食導致積食,身體也會有一些饑飽的感覺,更有利于促進孩子食物的消化,對于孩子胃腸的保護也是更好的。
而從小由老人家喂飯的孩子,自己能吃多少是不太清楚的,都是由奶奶來決定。而老人家總是希望孩子吃得更多一些,經常把孩子的胃塞得滿滿的,長期以往容易積食,容易傷害孩子的胃腸。
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吃飯的權利還給孩子,在孩子一歲之前多給孩子制作一些方便拿在手上的手指食物,讓孩子自己抓著吃,有助于培養(yǎng)孩子自主進食的興趣,孩子一歲以后相對手指比較靈活,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拿著勺子自己吃飯。
- 上一篇:孩子智商高有5個表現(xiàn),如果占了2個以上,恭喜是個聰明寶寶 2021/10/28
- 下一篇:幼兒園班主任透露:三種孩子更受老師的“偏愛”,家長可別不理解 2021/10/28